找到相关内容88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太虚大师与人生佛教

    》)且一再指出,儒家这种伦理学说与佛教的思想毫无“间隙抵排之端”,而是可以遥相契合,甚至“水乳交融”,因此,主张“与佛学,宜相嘉尚,不宜相排毁”。(太虚:《整理僧伽制度论》) .  在太虚的...致力于佛教改革的一个纲领性宣言。实际上,在此之前,大师早已萌发对佛教进行改革的念头。大约自光绪三十四年之后,受康有为之《大同书》、谭嗣同之《仁》、孙中山之“三民主义”、严复之《天演论》、章太炎之《五无论...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30565155.html
  • 王守常:近代儒佛关系

    王守常:近代儒佛关系  王守常(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近代儒佛关系〉  梁漱溟、熊十力佛教观合论  一前言  梁漱溟、熊十力为世所公认的现代新儒家开拓者,两位先生的精神志业、人格风范、哲  ...佛学之发展,引来众多新人士对佛教的兴趣,尤以唯识的研究,使原本衰  微的佛教于是有了转机。在“振兴佛教”的呼声下,佛教世俗化的倾向反而使佛教更拱杜会  文化思想批判功用的价值取向。此时,青年梁漱溟...

    王守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0870698.html
  • 现代最杰出的佛教学者——欧阳竟无大师

    杂著》和《中庸传》、《杂著》等。  欧阳渐的唯识,最突出的一点是分唯识与法相为二门,属唯识门的经论,有无著的《摄大乘论》,世亲的《唯识二十论》,天亲的《大乘百法明门论》,护法的《成唯识论》。属法相...博览经史,精通天文历算。后穷究佛学,初研瑜伽,中研般若,晚精法相唯识,实集佛学之大成。在《竟无内外》巨著中提出“结论后的研究”方法和“佛教宗教非哲学”、“法相唯识非一”的思想,在当时颇有影响。近代著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184373088.html
  • 海内外众学者联署《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建议书》

    》、《法藏评传》、《华严金师子章校释》等。   汤恩佳,1934年生,香港孔教学院院长。著有《论集》,《汤恩佳尊孔之旅环球演讲集》等。   楼宇烈,1934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教授、...文化的雍容气象与中和特质;孔子敏而好古,整理典册,删述六经,推行大道,中国上古文化赖是以传,中国后世文化赖是以立,中国文化赖是五千年而一贯;孔子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门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弟子三千,...

    佚名

    |孔子|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9/09041091321.html
  • 纪念雪公恩师往生八周年—学习雪公精神

    人才。  民国七十一年(一九八二) 九十三岁  筹购「弘道楼」,作为明伦社、月刊社、出版社办公之用。  民国七十二年(一九八三) 九十四岁  一月,捐款设立「奖金会」鼓励儒学作品之写作,提供明伦...他实在是好学不倦,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谦虚  老人贯世法出世法,佛学、儒学、史学、法学、文学、医学(中医)、书法,无不通达,可以说是满腹经纶,饱学之士,但是他却自号,「不通」,对人常说,「只...

    王炯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140210.html
  • 李炳南居士推动的社会福利事业

    、文化事业:明伦月刊社、青莲出版社、慈光杂志、莲社受托印经会、佛经注疏语译会,奖金会。  二、社会教育:台中佛教莲社、慈光图书馆、明伦社、明伦广播社、慈光托儿所、慈德幼儿园、国文补习班、内典研究班...(八十三年元月中华慧炬佛学会主办,「佛教社会福利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纲要  李炳南(一八九○—一九八六),名艳,号雪庐,山东济南人,早年从梅光羲唯识,皈依于印光大师,任大成至圣先师...

    于凌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240211.html
  • 追寻人间佛教思潮之源——从两岸佛教与社会看吴越文化

    儒家经典为准,(虽然也不无扭曲)追溯到原貌。就是说,佛教与儒学都在对传统的怀疑中展开了省思及其中合理价值内涵的发掘。不同之处在于,儒学的反思经历了四个世纪,才产生了当代新儒家。佛教的反思从杨文会开始...杨文会思想的连续性,一面阐扬唯识论,一面在捍卫真常唯心论的同时,吸收源于西方的现代思想对其理论内作出了现代阐述。太虚还进一步注意到了法性空慧即中观论的思想价值。进而,印顺法师以《阿含经》为抉择依据,一...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3741407.html
  • 选择与重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在机制

    转化的中介。由此两种文化的融合、重构才逐步展开。   从总体上看,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通性或相似性在于二者都是一种独特的人,都对人、人生作出了独到的哲学观照。中国传统文化洋溢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韵味,传统哲学是一种社会政治、人生伦理哲学,它始终把热情投注在人、家庭、社会上,寻求道德上的和谐与完善。的核心是人,孔子的最大贡献是把中国思想界的着眼点“从天上拉回到人间&rdquo...

    王荣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1141874.html
  • 魏晋玄学向佛学转变的内在哲学根据

    学说显然要"世俗"得多,政治意识要浓得多。但对于后者,我们也不能估价得太高。孔子和庄子,一个贵名教,一个崇自然,在先秦本为截然对立的思想流派,郭象竟然巧妙地将它们结合起来,以庄为内圣,为外王,...-------------  【作者简介】申俊龙、刘立夫,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江苏 南京 210093  【内容提要】魏晋玄学与佛教般若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相似性",这样一种相似性促使我们...

    申俊龙,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1342270.html
  • 宋代士大夫论菩提达磨(上)

    之,久不报。”11从古人对王质的评价,可知其人是以文学和文才见长,他对佛教,特别是对达磨的看法,认为是在儒学()衰落后,佛教始兴,达磨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就在于“引学者以骏利之途,天下豪杰相咏赞,以为...中国佛教徒所熟知的一位印度来的佛教大师。传说菩提达磨是南天竺香至国(或作婆罗门国、波斯国)国王的第三个儿子,出家以后曾经跟从般若多罗道,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520,一说南朝...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3246617.html